百科全书吧

位置:首页 > 休闲 > 世界之最

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 清净寺建于公元1009年

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在哪里?清净寺,初名圣友寺,又称艾苏哈卜大清真寺,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涂门街,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,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(公元1009年),是年为回历400年。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体看看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等相关内容。

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 清净寺建于公元1009年

整体格局

清净寺占地面积2184平方米,寺门朝南,主体建筑有门楼、奉天坛、明善堂三部分,类叙利亚大马士革风格,仿照中世纪阿拉伯地区伊斯兰教寺形式而建。

由于一般清真寺的主体建筑礼拜殿的朝向必须面向圣地麦加,而麦加位于中国的西方,故清净寺布局也像国内大部分清真寺一样,整体是东西向。内部虽然没有明确的布局形制,但在建筑分布上也有“主次”之分。如虽然经过多年改建、扩建,清净寺重要空间的礼拜大殿——奉天坛仍处于整个组群的前部并紧挨着清净寺入口。而那些辅助或较次要的空间,如寺内人员住房和水房等则建在较隐秘的后部区域。

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 清净寺建于公元1009年 第2张

除分布灵活、主次明显外,清净寺还体现了伊斯兰教清真寺在功能空间上大分散、小集中特点。随着历代扩建和改建,逐渐有了目前所见的院落式格局:整体无明确轴线关系,但是寺门楼、明善堂和新建礼拜大殿各自形成了三条单体轴线。即各个建筑单体看似分布较为分散和无序,但有些建筑单体本身又自成一个完善的体系,如明善堂和新建礼拜大殿内部都包括了礼拜、沐浴、辅助等伊斯兰宗教活动必需的空间。

主要建筑

门楼

大门楼的外观具有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形式。大门朝南,入口凹进,高12.3米,基宽6.60米,门宽3.80米,用辉绿岩条石砌筑,分外、中、内三重。除了第三重为砖砌圆顶,第一、二重皆为青石作圆形穹顶拱门,有着和中国古建筑的“藻井”相类似的石构图案,第一尖拱大门穹顶正中衔接外层,倒悬一朵雕刻精致的辉绿岩莲花。以此垂莲为中心,砌嵌成放射状,由上端沿外层各侧延伸,有如蜘蛛网状拱形宝盖。表示伊斯兰教崇尚圣洁清净,门楼正额横嵌阿拉伯文浮雕石刻。

中层辉绿岩尖拱门内的结构,是用花岗岩精工雕砌成半穹窿形。穹窿壁上,砌饰着层层叠叠87个精工雕琢的小型尖拱,状似蜂巢。连同门楼东西两墙砌饰的8个巨大尖拱壁门、壁龛,以及构成门楼分成3层的4道尖拱大门,整座门棂共有大小尖拱99个,象征赞颂真主的99个尊美之名。门楼内层为石砌正方形,东西两壁各砌饰一巨大尖拱壁龛。上部为青砖块圈筑的圆形大穹顶,涂垩洁白,无任何装饰,象征无限宇宙空间。

望月台

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 清净寺建于公元1009年 第3张

门楼顶部为平台,前半部是“望月台”,乃伊斯兰教“斋月”前,伊玛目(教长、阿訇)率乡老在斋月前及斋月末站立于台上观望初升新月,决定穆斯林封斋(斋戒)和开斋日期的地方。望月台上,筑砌墙垣环绕。南墙正中,内、外各砌饰一尖拱墙龛。北墙正中,筑开一登台人口,左右壁嵌镶两块汉语阴字“月”、“台”石刻。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,望月台亦采用了中国建筑文化结构与文化含意,月台周围东、西、北三面墙体上端砌筑24个“回”字形垛子,状如城堞(原应是24个尖拱小窗),象征中国农历四季气候之分季节。台之四角,耸立四座造型独特,纤巧玲珑的阿拉伯式尖塔,成为融中西文化为一体的特色建筑。

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 清净寺建于公元1009年 第4张

平台上原来还有一座富有伊斯兰特色的拱形圆顶小亭,名曰“望月亭”,供伊玛目、阿訇率众乡老登台望月时休憩。望月台上之亭、塔,均毁于明万历三十五年(1607年)泉州大地震,万历三十七年(1609年)知府姜志礼、知县李侍问捐俸以助,清净寺教长夏日禹、教友林日耀等募缘重予修复,后又因长期遭受狂风暴雨侵袭,电闪雷击,尤其受地震摆动,年久失修而再度毁于清初。